足球联赛一共多少轮|90比分即时足球比分localpc端|央视直播nba|阿森纳上一次英超冠军|中国竞彩足球官网首页平台下载

旅游網(wǎng)首頁>> 國內(nèi)旅游 > 崇圣寺三塔 > 正文
即時信息:

崇圣寺三塔建于什么年代?

信息來源:崇圣寺三塔 更新時間:2010-4-19 瀏覽次   發(fā)送到郵箱  收藏起來

崇圣寺三塔
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開元間(公元713—741年),先建了大塔“千尋塔”,高69.13米,是座方形密檐式磚塔,共13層。稍后又建了南、北小塔,均高43米,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,都是10級。三塔渾然一體,氣勢雄偉,具有古樸的民族風(fēng)格。 修建三塔,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,是大理古為“澤國多水患”。古籍《金石萃編》中記載:“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,大理舊為龍澤,故為此鎮(zhèn)之。”


相傳古時修建三塔,采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,塔修好以后,才將土逐層挖去,讓塔顯現(xiàn)出來,故有“堆土建塔”與“挖土現(xiàn)塔”之說。建塔時所搭的橋,高如山丘,長達(dá)10余里。修塔時運力不足,還用山羊來馱磚,如今大理的銀橋村,古時稱為“塔橋村”。古藉記載修三塔,“役工匠七百七十萬,耗四萬余金,歷時八年建成”。

崇圣寺三塔


修建三塔后,又建了規(guī)模弘大的崇圣寺。經(jīng)歷代的擴建,到宋代“大理國”時期達(dá)到鼎盛巔峰。據(jù)《南詔野史》記載:崇圣寺“基方七里,周三百余畝,為屋八百九十間,佛一萬一千四百尊,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”;有“三閣、七樓、九殿、百廈”之規(guī)模。


南詔國時期的唐貞元十八年(公元802年),驃國(今緬甸)國王雍羌和王子舒難陀,在南詔王異牟尋的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,因而崇圣寺三塔成為東南亞、南亞崇尚的“佛都”。到了大理國時期,大理國第一代國王段思平酷愛佛教,《南詔野史》說段思平“好佛,歲歲建寺,鑄佛萬尊”。公元1056年,星邏(今泰國)國王耶多曾兩次到崇圣寺迎佛牙,大理國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贈。由于大力倡導(dǎo),大理佛教非常盛行。

 

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,有九位出家到崇圣寺當(dāng)和尚,他們分別是:第二代王段思英、第八代王段素隆、第九代王段素貞、第十一代王段思廉、第十三代王段壽輝、第十四代王段正明、第十五代王段正淳(也是《天龍八部》中段譽之父)、第十六代王段正嚴(yán)(也是《天龍八部》中段譽)、第十七代王段正興。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,即位一年就到崇圣寺出家。

 

這些國王固然也酷愛佛教,但主要是在爭奪王位的斗爭失敗后的一種出路,因而史書上有“遜位為僧”、“避位為僧”的記載。明代傳抄的大理國時期的佛教經(jīng)典《大灌頂儀式卷》,就記載了國王舉行灌頂儀式的復(fù)雜場面,這么多國王出家,在世界佛教史上是獨有的奇特現(xiàn)象。因而,吸引了內(nèi)地香客和東南亞、南亞香客到崇圣寺“朝圣”,崇圣寺成了東南亞、南亞推崇的“皇家國寺”。 


明朝地理學(xué)家徐霞客在《滇游日記》中載:“是寺在(蒼山)第十峰下,唐開元中建,名崇圣寺。前三塔鼎立……塔四旁皆高松參天,其西由山門而入,有鐘樓與三塔對勢,極雄偉。樓中有鐘。極大,徑可丈余而厚及尺,為蒙氏(南詔)時鑄,其聲聞可八十里。其后為正殿,殿后羅列諸碑……其后為雨銅觀音,乃立像,鑄銅而成者,高三丈余……自后歷級上,為凈土庵等。”明代崇圣寺以五大重器著稱于世:三塔、南詔建極大鐘、雨銅觀音像、元代高僧圓護手書的“佛都”匾、明代三圣金像。香火更旺,裴聲于南亞、東南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