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昌故城的歷史
高昌故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紀,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。《漢書》中最早提到了“高昌壁”。《北史•西域傳》記載:“昔漢武遣兵西討,師旅頓敝,其中尤困者因住焉。地勢高敞,人庶昌盛,因名高昌”。漢、魏、晉歷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,管理屯田,故又被稱為“戊己校尉城”。
高昌故城公元327年,前涼張駿在此“置高昌郡,立田地縣”(《初學記》卷八引顧野三《輿地志》)。繼之又先后為河西走廊的前奏、后涼、西涼、北涼所管轄。442年,北涼殘余勢力在沮渠無諱率領下“西逾流沙”,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權。450年,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,滅車師前國,吐魯番盆地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轉移到高昌城。460年,柔然人殺北涼王安周,“以闞伯周為高昌王。高昌之稱王自此始也”(《周書•高昌傳》)。
此后張、馬、麴氏在高昌相繼稱王,其中以麴氏高昌統治時間最長,達一百四十余年(499-640)。
這些“高昌王“均受中原王朝的冊封。麴伯雅還曾到隋朝長安朝覲,并娶隋華容公主為妻。
640年,唐吏部尚書侯君集帶兵統一了高昌,在此置西州,下轄高昌、交河、柳中、蒲昌、天山五縣。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國戶籍檔案統計,當時有人口三萬七千。
八世紀末以后,吐蕃人曾一度占據了高昌。九世紀中葉以后,漠北草原回鶻汗國衰亡后,西遷的部分余眾攻下高昌,在此建立了回鶻高昌國。其疆域最盛時包括原唐朝的西州、伊州、庭州以及焉耆、龜茲二都督府之地。此外還統有分布在羅布淖一帶的眾熨及其它一些別的民族或部落,地域范圍遠遠超過了今吐魯番盆地。1209年,高昌回鶻臣附蒙古,成吉思汗賜回鶻高昌王為自己的第五子,并下嫁公主。
十三世紀以后,天山以北廣大地區的西北蒙古游牧貴族以海都、都哇為首發動叛亂,堅持“仍舊要生活在草原上,不能到城市地區去”,曾多次南下侵犯臣屬于元朝的回鶻高昌國,1275年一次出兵十二萬圍攻火州(高昌)達半年之久,后來亦都護(高昌王號)火赤哈爾的斤終于戰死在同海都、都哇的戰爭中。這場戰火延續四十余年之久,高昌城在戰亂中被毀。
元延佑三年至五年(1316-1318),受元仁宗冊封繼承高王位的火赤哈爾的斤的兒子紐林的斤,在元朝的支持下,“領兵火州,復立畏兀兒城池”(《元史•巴而術阿爾忒的斤傳》)。由于高昌城在戰火中毀壞過甚,這次重建的火州城已不在高昌舊址,而在原高昌城西(今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)。元朝統治瓦解后,火洲部割據處稱“地面”,故《明史》稱:“火州……東有荒城,即高昌國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