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联赛一共多少轮|90比分即时足球比分localpc端|央视直播nba|阿森纳上一次英超冠军|中国竞彩足球官网首页平台下载

旅游網首頁>> 國內旅游 > 日月山 > 正文
即時信息:

日月山的歷史滄桑

信息來源:青海日月山 更新時間:2010-8-22 瀏覽次   發送到郵箱  收藏起來

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。因山體呈現紅色,古代稱為“赤嶺”,意即土石皆赤,或赤地不毛。早在漢、魏、晉以至隋、唐等朝代,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,至唐代時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線而使其戰略地位最為突出。


北魏明帝神龜元年(公元420年),僧人宋云自洛陽西行求經,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的。后來,文成公主經日月山赴吐蕃和親形成的唐蕃古道,則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區通往川藏一帶的必經之路。故有“西海屏風”、“草原門戶”之稱。唐建有唐與吐蕃贊普分界碑。近年青藏公路即通過此處。西藏的倒淌河鎮是青藏與青川公路(西寧至馬尼干戈)的分岔處。


古代歷史上有許多發生在農牧區交接地帶的互市,赤嶺互市就是較著名的一個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,在今青海東部地區設鄯州(治今樂都碾伯)、廓州(治今化隆群科),置刺史。次年,唐與吐谷渾講求和好,并達成互市協議,互市于承風戍(今拉脊山口)。開元二十一年(733年),唐與吐蕃定點在赤嶺互市,以一縑易一馬。當時青海是重要的產馬之地,吐谷渾人培育的“青海驄”在唐代仍馳名于世,產于今黃南、海南等地區的“河曲馬”也是國內名馬。唐肅宗以后開展了“茶馬互市”,青海大批的馬牛被交換到內地,內地的茶、絲絹等同時也交換到了牧區。

青海日月山


明后期至清初,互市地點增多,增有鎮海堡、多巴、白塔兒(今大通老城關)等。清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后,對互市嚴格控制,規定只準每年2、8月在日月山地方進行互市交易,并派軍隊彈壓。后因這種規定不能滿足各族群眾之間的交換需要,清廷便數次放寬政策,并將日月山互市地點移至丹噶爾(今湟源縣),日期也予以放寬。丹噶爾互市是日月山互市的繼續,很快成為“漢土回民遠近番人及蒙古往來交易之所”,在嘉慶、道光之際,商業尤其繁盛。清《丹噶爾廳志》記載丹地市場“青海、西藏番貨云集,內地各省商客輻輳,每年進口貨價至百二十萬兩之多”,成為當時西北地區顯赫的民族貿易的重鎮。